“塞上枫桥”绘新景

“最近又有租客退房,我们得去核验一下新租客的身份信息。”在银川市金凤区一处公寓楼的电梯间里,上海西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顾珂嘉正低头核对手中的“小账本”——这本“四色分级管理”台账,以“绿、黄、蓝、橙”分别对应着酒店、工作室、长短租户、业主自住房,成为银川公安破解城市综合体治理难题的缩影。
近年来,宁夏银川公安持续深化“塞上枫桥”警务品牌创建,以“精准警务、预防警务、智慧警务”为抓手,通过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创建智能感知、动态布防、要素管控、应急处置“四张网”,提升信息支撑、网络空间和社会治安“全维度”管控能力,实现全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%、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0.5%,群众求助类警情同比下降10.8%,一幅基层治理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。
顾珂嘉询问商户近期情况。人民网记者 阎梦婕摄
公寓治理换新
“有了这本台账,我们可以动态掌握公寓内房屋类别、用途以及实际存在单位等信息,定期分析公寓楼栋内治安状况。”顾珂嘉介绍道。
因公寓内酒店分布楼层分散、人员流动频繁、管理标准参差不齐,日均报警量居高不下。
“刚接管时,压力特别大,基本每天都得来出警,住户和酒店的客户因噪音起纠纷、住户被陌生人尾随、塞小卡片等情况时有发生。”顾珂嘉回忆,走访调研后发现,公寓内酒店分布楼层分散是症结之一。
“为了了解情况,我和同事带着笔记本逐栋逐层逐户走访,白天没人的晚上找,晚上没人的白天堵,用了68天的时间,记满了各酒店的需求,牵头召开了12次协调会,绘制出包含59项痛点的‘问题地图’,最终在楼层置换整合上找到了突破口。”顾珂嘉说。
2024年,上海西路派出所联合物业、楼管、消防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,推出了“楼层置换整合”的创新举措。将公寓楼内59家酒店1165间客房整体调换迁至6至25层集中经营。
与此同时,依托社区治保队伍力量,统筹酒店负责人、公寓保安等组建巡逻队,有效震慑和防止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。
据统计,自创新管理模式以来,2024年,金凤万达该公寓楼区域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9.28%,企业安防成本同比下降39.89%。
民生茶馆的“招牌”。人民网记者 阎梦婕摄
茶馆里听民声
“马警官,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安装好了,太感谢你们了!”在银川市天鹅湖社区里,78岁的柳大爷端着茶,声音洪亮地招呼着刚进门的社区民警马耀林。从搜集意见到协调相关单位解决问题,不到两个月,就让景博文苑小区的居民们使用上了期待已久的健身器材。
为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突出问题,贺兰县德胜派出所天鹅湖社区警务室创新推出“民生茶馆”,通过开展以党建为引领的议事协商活动,让“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”。自“民生茶馆”运行以来,累计收集议题148件,办结率达90%以上。
“我们的‘民生茶馆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,就我手里的这个小牌牌,摆到哪里,哪里就是民生茶馆。这样现场办公,更能拉近与居民的沟通距离,也能让各个单位第一时间了解到真实的情况。”马耀林说。
不久前,某小区的活动室没有地胶,居民在使用时很容易滑到受伤。社区民警得知情况后,第一时间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了解情况,并将民生茶馆专门设置在了活动室里。当天,民警组织居民、物业和相关部门代表围坐在一起,协商讨论治理方案。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,最终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实施。如今,这里的地胶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,居民们在打球时再不用担心滑倒受伤。
天都十六区警务室研判调度中心。人民网记者 阎梦婕摄
数据织网护平安??
兴庆区天都十六区曾因流动人口多、青年群体多、矛盾纠纷多被称为“治安低洼区”。如今警务室研判中心大屏上,3906户居民信息在数字智慧警务平台清晰流动。
“谁家是租户、有无前科、是否存在情感纠纷,鼠标一点全掌握。”民警寇瑜演示着系统。红色标记的刘女士因患有严重疾病导致心理失衡,经常因家庭琐事与丈夫发生口角,社区民警利用该平台分析纠纷情况,并合理协调社会资源成功化解矛盾纠纷。平台运行后,辖区刑事案件下降14.3%,盗窃案锐减50%。
?“以前收集居民信息,全靠我们民警挨家挨户上门走访,效率低不说,信息更新还不及时。”寇瑜回忆起过去,感慨颇多。而现在,情况大为不同。警务室联合社区,全面摸清出租人员信息,并将流动人口源头数据融入“一张网”内,对不同人员类型进行颜色分类。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,让警务室在面对各类治安问题时,能够快速反应、精准施策。
把矛盾化解在基层。如今,天都十六区在民辅警数量未增的情况下,实现了治安状况的根本性转变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